焦點新聞

朱家安:情緒跟理性對立,因為情緒沒有理性可言,是這樣嗎?

2022-11-28

朱家安:情緒跟理性對立,因為情緒沒有理性可言,是這樣嗎?

人類常把情緒理解成一種跟理性對立的東西。在各種故事的老套角色塑造裡,「情緒擔當」跟「理性擔當」的個性會截然不同,從性情中人到冷靜冷血,在許多情況的立場也往往不同,提供劇情推進所需的衝突。在這套角色塑造裡,一種常見的理解是,情緒跟理性對立,因為情緒沒有理性可言:情緒不照著理性規則走,也不在乎種種理性規範,所以給出跟理性不同的答案。然而,以下我將提供稍微不同的看法來補充,說明某些情緒執行的其實是跟理性類似的功能。

理性做為認知機制

先來談談什麼是理性。對一些哲學家來說,理性是一種認知機制,讓人「對好理由做出恰當回應」:

典型的理性:
A)大木看到桌上有蘋果,因此相信桌上有蘋果
B)馬丁想吃蘋果,馬丁相信自己背包裡有蘋果,因此想要伸手掏背包

典型的不理性:
A*)大木看到桌上有蘋果,因此不相信桌上有蘋果
B*)馬丁想吃蘋果,馬丁相信自己背包裡有蘋果,因此不想要伸手掏背包

以上述案例,理性的運作可能讓人產生信念去相信特定的事情,也可能讓人產生慾望去想要做特定的事情;「典型的理性」循規蹈矩,很好理解,而「典型的不理性」則會引發問號迷因圖。在這些案例裡,理性要能正常運作,人才能正確的認識世界(知道眼前有蘋果),並且跟世界恰當互動來滿足自己的想望(伸手拿蘋果),這是為什麼理性是一種認知機制。

情緒的認知層面

如果理性是一種認知機制,協助我們了解和回應世界,來滿足自己的想望,那情緒呢?乍看之下情緒與其說是在認知世界,不如說是在展現人的個性和內在。不過如果仔細看,會發現許多情緒似乎也是在協助人恰當的了解和回應世界,雖然做法跟一般理解的理性不太一樣。

例如,為什麼腐敗的食物和排泄物往往讓我們覺得噁心?有些人認為噁心感最初是一種「行為免疫系統」(behavioral immune system),協助我們的祖先遠離毒物和疾病。當某個東西讓你覺得噁心,你用盡辦法離它遠一點,若它不幸已經進入你嘴裡或消化系統裡,你反胃也要把它給吐出來。在噁心感發動的場合,你不見得真的知道眼前那東西為什麼對自己有危險,但既然你根本無法讓自己靠近它,你也不真的需要知道這些細節了。

另一種例子,是不公平之事觸發的義憤和正義實現時的爽感,這些感受也是情緒。在《惡意如何帶來正義》裡,心理學家Simon McCarthy-Jones說明「正義感」為什麼會讓人做出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的事情,例如路見不平挺身而出。群體生活對所有人有利的前提之一,是大家能最低限度遵守某些公平原則,不引發公地悲劇,因此身為演化而來的社會性動物,人類在一些文化底下會被觸發關於公平的情緒,自願花費不成比例的高成本去處罰犯規者。

(另一種「自願花費不成比例的高成本去處罰犯規者」的例子是復仇,復仇的道理和合理界線也值得思考,你可以在這篇文章看到相關討論。)

理解並利用情緒

如同理性,有些情緒具有認知功能,讓我們遠離毒物,或者察覺並抗議社會上那些不公平的行為。情緒會幫忙認知,這並不奇怪,因為人類的認知不全然都在我們意識當中,研究批判思考和認知科學的人早就知道人類慣於使用種種自動的捷思途徑(heuristics)來認知,因此也容易犯下各種偏誤(bias),因為捷思雖然是快速便捷的判斷工具,但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

就像捷思放錯了地方就成為謬誤,本來應該發揮認知功能的情緒也可能反過來阻礙我們行事,或者至少,在沒必要的情況下減少我們的行動選項。若你生病了,藥物能讓你早一點康復,但是藥丸咀嚼起來多半很噁心,一般人得要皺著臉和水吞。榴槤和香菜的獨特風味,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領會。你可以說人類的演化過於緩慢,跟不上現代醫學,也跟不上榴槤和香菜。

然而,既然知道情緒可以有這些功能和特性,我們也能反過來操控情緒找點樂子或者讓自己過得更好。

首先,我們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體驗各種情緒,現代人不再需要真的冒險犯難,才能享受「正義感」帶來的爽快和「恐懼感」帶來的刺激,我們可以看《包青天》或各種恐怖片,或者去玩高空彈跳、走天空步道。這些娛樂之所以是娛樂,就是因為我們是有常見情緒反應的人類。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照著自己的好處去詮釋情緒。若你知道吊橋效應(有些人會把緊張理解成心動,因為主觀感受很相似),就知道有時候情緒背後的認知意義不見得得是當下感覺起來的那樣。在另外一些案例裡,心理學家也發現,若刻意把緊張的感受理解成興奮,人有機會表現得更好

人是演化來的,這意味著我們的能力和感受往往有功能和意義,了解這些功能和意義,並發現有新的方式可以用來面對自我,這是研究和反思人心能帶來的好結果。

新聞來源: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