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出爐 范雲:感到沉重

2021-09-27

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出爐 范雲:感到沉重

教師節前夕,同志諮詢熱線發表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發現逾6成學生曾受到言語騷擾,逾4成學生頻繁在校園內接觸恐同言論,近7成學生曾聽到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近5成學生曾因感到不安全想逃避校園集會。立法委員范雲表示,對於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的結果感到「沉重」。同志平權是台灣立足國際的重要議題,台灣號稱亞洲最重視性別平權的國家,同志平權卻淪於形式上的努力,在校園中並未真正落實。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表示,為了解台灣青少年同志真實處境,2020年熱線與美國同志組織GLSEN合作,針對就讀國中、高中、高職、五專(專一到專三)的同志學生進行網路調查,最終有效問卷數量為1226筆,成為台灣首次同志(LGBTQ+)學生校園經驗調查。

調查發現,高達62.1%的學生曾因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氣質表現遭到言語騷擾,35.6%的同志學生曾因自己的性傾向感到不安全,41.9%學生頻繁在校園內接觸到恐同言論; 68%學生曾從老師或教職員那聽到恐同言論;74%曾聽過教職員發表對性別氣質的負面言論;近五成(49.9%)學生曾因感受到不安全想逃避校園集會。4.9%曾因感到不安全或不自在而曠課。

調查顯示,16.8%的同志學生,提到老師或教職員本身也是恐同者;只有約四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學校教職員抱持支持的態度;而有近三分之一(30.9%)的學生表示,在學校沒有被教導過任何和同志議題相關的內容。超過三分之一(38.%)的學生表示,校內沒有關於防止性別霸凌、騷擾和攻擊的政策。僅8%學生表示,校內有性別友善社團等支持性的學生社團。

根據調查,過去一年曾經歷過騷擾或攻擊的填答者,超過一半不曾向教職員通報。整體而言,跨性別學生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有負面的學校經驗,如跨性別和非二元性別學生比起順性別學生,更可能避免使用學校廁所。曾經歷歧視待遇的同志學生,逾半(56.3%)呈現高程度的憂鬱。

針對此一調查,同志諮詢熱線提出五大建議。要求校長及一級主管必須接受性平教育;教育部推動性平教育,必須落實內容包含LGBT學生的議題,推動校園反霸凌政策,必須明確保障LBGT學生的權益。此外,性教育課程要納入LGBT學生性健康的議題,鼓勵在校園內成立讓學生可以討論性別平等議題的社團。

范雲表示,對於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的結果感到「沉重」。她推估全國約有36000名國高中同志學生曾遭到騷擾和攻擊,不到一萬名學生通報,只有四分之一得到妥善處理。超過14000名同志學生,曾經驗學校的歧視性政策,包含使用廁所與服裝穿著。而經歷這些歧視對待的學生,容易憂鬱和減損自尊。針對此一報告她提出四大配套措施,希望教育部負起責任。包括在保護學生的機制下,將同志學生的經驗納入年度調查;檢視所有性別研修的實際成效;徹查有無黑心校規,一年內擬定對應政策。此外,制定新版性平教育白皮書,讓所有學生平等自由長大。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秘書長張育萌表示,希望教育部盡速盤點和處理各種歧視性的校規。國教署專委詹雅慧表示,教育部推出的政策包括:提升校長與行政主管針對性平教育的意識;每年定期檢視校園安全空間如性別廁所的建置;持續研發相關教案;以及針對性平事件的法定通報與後續的輔導措施。

新聞來源:即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