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嘴巴說一套,內心另一套:偏見與歧視背後的「內隱社會認知」

2020-12-29

嘴巴說一套,內心另一套:偏見與歧視背後的「內隱社會認知」

廣達集團女員工近日受到紐西蘭機師傳染武漢肺炎,導致台灣再次出現本土感染的案例,然而兩人的密切接觸,引發網路上的熱烈討論,不少討論串中,果不期然地又出現許多對女性的偏見與歧視。

為何性別平權的宣導做得如此努力的台灣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還會這麼多呢?這是因為社會偏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心理學家在談社會偏見的時候,使用了「內隱社會認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這個概念。簡單來說,這個詞彙就是我們在看待社會事物的時候,並不如我們口中所闡述的那麼誠實。

譬如說,當你被問到你是否有作弊過的時候,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會說沒有,這是因為我們並不會輕易地向外人坦承自己做過一些社會認為是不好的事情。

同樣的,當我們在看待這個社會的時候,我們也會有許多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偏見,譬如說「讀哲學就沒飯吃」、「東南亞移工就是低等人種」、「女性被性侵都是因為穿著暴露」、「男生就是應該要賺錢養家」等等。為什麼會有這些信念呢?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在家庭與社會耳濡目染之下,逐漸學習到的概念,但是當你被問到「你覺得整天不讀書只愛打球的小孩有前途嗎?」的時候,你可能還是會基於禮貌地回答「我覺得小孩應該要適性發展」,儘管你內心根本不這麼認為,這就是外顯社會認知和內隱社會認知的差距。

而一些人對女性的偏見也是如此。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讓發言者的身分能夠隱藏在眾人之中,於是內心根深柢固的仇女思想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跑出來了。許多人透過隱匿的臉書帳號與PTT帳號,針對廣達集團女員工與機師的私人關係,發表了許多未經證實且歧視女性的言論。這些正是來自於他們的內隱社會認知當中對女性的真實看法,而這些看法則源自整個社會瀰漫著的性別偏見。

偏見與歧視並不只存在於台灣,美國也是充滿偏見與歧視的大國,儘管黑人早已在法律上和白人平等,但佛洛伊德事件又讓美國黑人平權問題打上了問號,這就是因為法律平權只是外顯社會認知上的平權,但內隱社會認知上,則依然瀰漫著許多忽視不平等的想法。

提出內隱社會認知的心理學家Greenwald等人,就曾經做過內隱連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相關的實驗,讓白人學生進行類似這樣的電腦操作:

當螢幕上出現「白人/愉快」、「黑人/不愉快」的照片與詞彙配對時,就要按下正確鍵,如果出現「黑人/愉快」、「白人/不愉快」時,則要按下錯誤鍵。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的反應速度和正確率都很高,然而,當實驗者將實驗進行一個簡單的改變之後,學生們的反應速度和正確率就大大的降低了。實驗者把操作改成:

當螢幕上出現「白人/不愉快」、「黑人/愉快」的照片與詞彙配對時,就要按下正確鍵,如果出現「黑人/不愉快」、「白人/愉快」時,則要按下錯誤鍵。

儘管這些白人學生口口聲聲都稱自己是支持種族平等的,但透過內隱測驗,其實他們內心對黑人的偏見卻根深柢固。

如何改變對女性的偏見?

要改變對女性的偏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偏見幾乎是必然存在社會中(這部分論證可參考我這篇文章)。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就無計可施,事實上,我們的內隱認知並不一定都是偏見,也有一些想法是正面的。因此,如何改變對女性的偏見?就是要塑造一個性別平等的環境,讓更多人擁有「性別平等的定見」。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孟母三遷,在怎樣環境長大的人,就容易耳濡目染什麼樣的思維,進而形成我們腦中的內隱認知。

在同志婚姻法案通過後,對於同志的偏見與歧視,其實慢慢地減少,陸續有許多新的詞彙與思想,取代舊有的一男一女才能結婚的思維。而國外的研究也發現,在受過一學期的受害者心理學課程之後,學生得到了許多關於受害者的背景知識,便大大地減少責怪受害者的情形。

因此,若要減少對女性的偏見,學校與各種網路平台持續地教育,以及政策法案的推動、實施,一直都是重要且正在進行的工作。如果是從我們自身做起的話,就是在看到一些疑似懷有偏見的文字時,能夠停下來思考這樣的文字是否有傷害到指涉對象的可能性,並做到不散播、不起鬨,讓這些文字的傷害減少。

新聞來源: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