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雄影專訪】三溫暖中蔓延的同志情慾: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 VR 話題片《霧中》

2020-10-17

【雄影專訪】三溫暖中蔓延的同志情慾: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 VR 話題片《霧中》

在煙霧飄渺的蒸氣室中,一個個男性隨著霧氣忽隱忽現,從肉體、器官、姿態到慾望皆一覽無遺,赤裸裸地貼在眼前,紛紛彼此吸吮著、渴望著,下一瞬間卻又此起彼落,像詩意般的忽然消失...這不是某個真實的三溫暖角落,而是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虛擬實境影片《霧中》。

除了同志題材之外,《霧中》在技術上採用已接近肉眼體感的高畫質 8K 立體 VR 攝影運作技術,以及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中數位控制的電動吊桿,透過舞台的高低與光影變化,將把三溫暖那股封閉、煙霧瀰漫的氛圍發揮至各種極致。

這次 INSIDE 接受雄影官方邀請,特地專訪《霧中》導演周東彥、8K 立體 VR 內容提供者 Funique VR studio 執行長鄭卜元、技術總監全明遠,來聊聊《霧中》這部今年高雄電影節裡令人歎為觀止的 VR 話題作。

周東彥:我特別喜歡盒子,也喜歡把盒子打開

《霧中》是出身劇場的周東彥實際第一次挑戰 VR 創作。與許多強調 360 度具有壯闊感、把觀眾活生生放進一個現實場景的 VR 全景影片不同,《霧中》特地將觀眾的視角鎖定於三溫暖室的幾個角度,有時是窩縮在角落裡,但身旁就有一人邊盯著其他人接吻邊撫摸自己的性器;有的時候則是位處正中央被眾人包圍,甚至還有從下往上的俯視視角……許多 VR 創作者認為 VR 影片不適合分鏡敘事,但很明顯的《霧中》透過設計觀眾在 VR 世界中的位置,與演員肉體之間的距離,在每個角度都帶來不同的感官與敘事效果。

螢幕快照_2020-10-13_下午2_31_17

▲《霧中》導演周東彥。Photo Credit:高雄電影節

「VR 媒介最大的課題,就是觀眾自己到底該處於什麼角色。在真實世界的同志三溫暖中,你的身體就是貨幣…… 我想用 VR 拍出一個超現實卻也超真實,眾生平等卻也階級分明的某種烏托邦。」

這部片源自於周東彥於去同志聚集的溫泉所看到的經歷,而同志三溫暖的許多空間實際上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只能撇除視覺,用觸覺、聽覺去感受他人,進而獲取情慾。這段經歷讓雖身為同志但之前未曾去過三溫暖的他,當下產生懷疑的感受「到底自己存不存在這個空間中?」,卻也讓他把這段體驗跟 VR 媒材本身虛實交融的感覺搭上線。

雖說這是周東彥第一次拍攝 VR 影片,其實他在 2011 年就曾因《空的記憶》(在 2013 年世界劇場設計獎最佳互動與新媒體設計獎)這個跨界作品使用過 Google 街景的鏡頭拍過 360 空間攝影,而後又使用過 Kinect 體感器,做出令人驚嘆 4D 浮空投影作品《光年紀事》。他說在自己買了 VR 頭顯,親身體驗許多 VR 電影後,發現這還是個年輕、正在被眾多創作者所定義的媒介;因此他決定透過日新月異的劇場科技,在台中國家歌劇院的智慧舞台開始拍攝。

不過,就像蔡明亮說過的,VR 影片跟電影差異最大之一在於沒有特寫鏡頭。周東彥也發現不像電影鏡頭可能只需專注角色、場景,VR 影片更需要著重走位距離、攝影器材的限制,這也讓他大多使用劇場的經驗拍攝本片,例如演員就特地起用幾位專業劇場演員,透過舞台劇的訓練方式指示演員如何演出。「立體 VR 鏡頭拍攝演員的最佳距離約是 90 到 130 公分,演員距離過近、過遠,都可能讓戴著 VR 頭顯的觀眾產生不舒服或不佳的效果。」周東彥強調。

霧中-走位tryout-4

▲周東彥將 VR 死角計算在內所規劃的走位圖。Photo Credit:周東彥提供

周東彥在導戲時,把性愛場景的大部分主動權交到演員手上,他只大致上依照場景做分組,調度演員該坐在哪裡、該怎麼進場……但並沒有刻意區分演員個別要做什麼動作、演出。他在第一天進行演員訓練時,關注自己呼吸與身體的速度,同時也關照整個團隊的默契,並且透過文字與音樂帶領大家進入《霧中》的情緒,以真實的經驗和感受盡情演出即可。

vax01

▲《霧中》導演周東彥。Photo Credit:高雄電影節

「我在美學上喜愛朦朧不清,一切如夢幻泡影的東西;我也特別喜歡盒子,並把它打開。很多人認為 VR 影片有像素、畫質的限制,但這次我並不想把觀眾拉到一個特別擬真的環境,我也不介意觀眾認為 VR 是假的,但期待每個觀眾在這部片感受到屬於自己的對於虛與實的對話。」周東彥說著。

Funique:8K 才能讓實拍 VR 真正普及化

《霧中》另一項特色就是使用 8K 立體畫質拍攝,這點 Funique VR Studio 就是 VR 實拍業內數一數二的高手。執行長鄭卜元跟我們解釋,360 VR 的視角約 90~120 度,因此攝影至少要到 8K 畫質,從 VR 頭顯觀看的感受,才會有跟目前電視 Full HD(2K) 一樣的視覺清晰體驗,也因此 Funique 很早就投入開發獨家雙眼各 8K 的立體 VR 攝影技術。

acc01

▲鄭卜元說 VR 至少要到 8K 才會跟肉眼一樣清晰。Photo Credit: Funique 提供

鄭卜元、全明遠兩人都是經驗十足的影音創作者,因此十分清楚畫質的重要性。「雙眼 8K 立體才是觀眾真正能接受的畫質,這也是 VR 產業化加速的關鍵。」鄭卜元說,雖然拍攝技術有了,但也要等到 NVIDIA 去年推出 GeForce 2080 等級的顯卡,以及即將出現的 8K 立體畫質的 VR 一體機,才可能真正讓 VR 實現普及化;另一方面 Funique 之前都是自己開發的獨家技術才能拍出 8K VR 影片,但現在也有其他廠商陸陸續續端出了完整的 8K VR 攝影方案出來。

「一般電影可以運用走位、運鏡、分鏡引導觀眾的視覺,不過 VR 難就難在是把整個人拋到空間裡,自由度越高,觀眾就越不容易聚焦。」全明遠說,「但周導很用功,他一開始就畫好了一比一的場地,把布景、走位、鏡頭角度全都規劃好了,就連 VR 的鏡頭盲區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讓拍攝跟後製方便不少」。

與想像中不同,《霧中》拍攝另一大挑戰反而是「霧」。為了要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拍出三溫暖的霧氣蒸騰的效果,劇組用的不是水,而是使用煙油的劇場霧機。在拍攝過程中,油氣就會沾染現場所有的器材,包含立體 VR 攝影機,這使得機器在拍攝過程中容易過熱受損,Funique 團隊反而花不少力氣去解決攝影器材的過熱問題。

acco2

▲《霧中》拍攝現場。Photo Credit: Funique 提供

雖然已實現 8K 立體 VR 影片的攝製技術,但對 Funique 這樣堅持影像畫質的 VR 創作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反而在影展策展單位。世界各大影展場地的 VR 放映硬體通常無法支援 8K 放映,為了顧及最佳品質,劇組得把整套電腦、VR 放映設備搬過去現場,或是要把影片的解析度調低以配合場地的硬體規格。全明遠就說,「創作者永遠要保護自己的作品,場地要用什麼硬體播、怎麼播都要嚴格把關。這點,就很感謝高雄願意聆聽創作團隊的聲音。」

高雄市電影館同時作為 VR 電影發行單位、放映場地營運、和高雄電影節策展三種身分,與 Funique 有多次影片製作、影展放映的合作,在 Funique 嚴格的品質把關下,高雄電影節找上電競電腦品牌「MSI 微星」,尋求高規格的硬體放映協助,而微星也從 2017 年起,連續三年大力支持影展所有 VR 硬體所需之電腦設備,讓雄影在 XR 無限幻境的策展順利進行。

VR體感劇院照_(2)-W2400

▲高雄市電影館的 VR 體感劇院。Photo Credit:高雄電影節

在多人支持下,高雄市電影館不僅打造出可供常態放映、具備立體 8K 影像運算品質的 VR 體感劇院,也能在內容催生出《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返校》導演徐漢強)、《舊家》(《誰先愛上他的》導演許智彥)兩部 VR 作品入選威尼斯影展。

「從內容、放映、策展都建立起超越現存標準的高品質,高雄才稱得上是一個樹立了 VR 高標準的地位。」鄭卜元說。

新聞來源: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