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什麼是「替代性創傷」?

2020-07-26

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什麼是「替代性創傷」?

現代的資訊傳遞便捷,只要打開電視,地震、空難、火災、工傷、氣爆、搶劫、性侵或謀殺⋯⋯等災難危機層出不窮,直接經驗創傷事件的受害者(或倖存者),約有3%-58%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然而非直接經歷創傷的其他人,透過直接與受害者互動,或長期暴露在創傷的資訊下,也有可能出現類似創傷後的壓力反應,稱為替代性創傷症(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一、什麼是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看到別人受苦,很自然的,我們也會感同身受,想去關切受害者,看看有什麼事可以幫忙的,這是人性很美好的部份。

但若過於同理創傷痛苦,過度地關心創傷事件的相關訊息,部分的人會產生如同經歷創傷般相似的負向情緒反應,當這些負向的感受開始干擾原本的生活時,就如同被捲入受創傷的痛苦漩渦之中,這是替代性創傷。

二、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替代性創傷?

1. 得知家人或其他關係親密的人遇到嚴重的創傷。

2. 頻繁接觸受害者的助人者,例如:社工人員、心理治療師、志工。此外,救災一線的營救人員、醫護人員、殯葬業者和新聞工作者,常親臨創傷現場,也容易發生。

3. 雖未直接接觸到創傷現場或受害者,但是透過報章雜誌和電視網路,不斷接收到創傷事故的訊息,當個人心理上具脆弱性,像是幼兒、青少年、具焦慮或憂鬱等心理疾患病史者、敏感或情緒豐富者、經歷過創傷者、具慢性病史者、老人等,都是需要留心的。

三、如何辨識替代性創傷?

小孩可能突然出現哭鬧、不快樂、緊張、噩夢等負向反應,也可能出現不符年齡的退化反應,在遊戲和繪畫中可能反覆出現死亡或創傷相關的內容。

大人則可能突然的出現悲傷痛苦、過度緊張、不安、無助、害怕、混亂、易怒、不知所措、悲觀、失眠、噩夢、人際退縮等。

四、發現自己或親友有替代性創傷時,該怎麼辦呢?

發現自己出現替代性創傷症候群時,試著轉移注意力,減少接觸創傷相關的訊息,可以試著投入一些其他的活動,像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去旅行,或是安排規律的運動,可以的話,找親近信任的人,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如果身邊的人出現替代性創傷,可以做是陪伴和傾聽,不需要迴避談論創傷相關議題。如果是幼兒的照顧者,首先減少讓孩子再暴露在創傷相關訊息是必要的,允許孩子短暫的出現退化反應(像是尿床、黏人),花時間陪伴孩子,協助孩子恢復規律的作息,可以的話和孩子談談他對創傷和死亡的想法和感受,試著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且受到保護的。

大多數有替代創傷的人在一段時間後會逐步恢復,然而如果替代創傷反應維持超過一個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就必須要認真考慮就醫,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新聞來源: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