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同志這件事就如同其他一切事情,耶穌都是我們的榜樣

2020-03-27

同志這件事就如同其他一切事情,耶穌都是我們的榜樣
體貼:從教會走向同志

教會能如何體貼地對待同志?「體貼」(Sensitivity)是《天主教教理》所用的一個美麗詞彙,我的韋氏辭典將這個詞定義為「對他人感受的覺察或了解」。那關乎方濟各教宗所呼籲的,教會要成為「相遇」和「陪伴」的教會。

首先,想要明白另一個人的感受,卻離他離得遠遠地,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倘若你不認識一個群體,你就不能了解這個群體的感受。如果你不認識他們,而只是發出關於同志群體的公文、在講道中說到關於他們的事、在推特上發布關於他們的話題,你就不能體貼同志群體。

基於我的觀察,教會對於「體貼同志」感到掙扎的一個理由是:許多教會領袖仍然沒有認識多少男同志和女同志。或許有人可以笑著說教會領袖確實認識一些同志──沒有公開自己性傾向的神父和修會成員──但我這裡討論的是更大的範疇。

許多教會領袖並未在個人層次上認識那些公開自己性傾向和身分的同志。在缺乏熟悉和友誼的情況下,要體貼就變得更加困難。若是你不認識這些人,如何能夠敏感地體貼他們的處境? 既然如此,對於教會聖職人員的一個邀請便是:漸漸認識同志基督徒,與他們成為朋友。

這種缺乏熟悉和友誼的情況,背後是有原因的,而有些原因很容易理解。我有個朋友,是一位名叫布萊恩的男同志,他曾為一位美國主教工作。他們常常一起坐車出門,去參與教區會議或拜訪某個堂區。在開車的途中,主教常常發出一些憎惡同性戀的評論,深刻冒犯了我的朋友。他在主教辦公室工作勤奮,尤其致力於社會正義的議題。實際上,主教還常常稱讚他的工作態度(後來,布萊恩轉到美國主教團的辦公室,任職類似的工作)。

所以,我曾有一次問布萊恩,他為何不向自己的老闆出櫃。他說:「開玩笑,他是我最不可能出櫃表明身分的人。他非常討厭同志,而我擔心自己可能會丟了工作。」

所以,那位主教跟一位他十分欣賞且倚靠的人一起工作多年,卻不知道對方是同志。他對同性戀的厭惡讓同志在他身旁更難感到自在,或許也因為如此,他對同性戀的厭惡持續不減。

維也納總主教克里斯托夫.荀伯恩樞機(Cardinal Christoph Schönborn)在二○一五年討論家庭的世界主教會議上,提醒了教會關於熟悉和友誼的重要性。這個會議是在方濟各教宗邀請下,各地的主教們聚集在一起討論與家庭相關而範圍廣泛的各種議題,當然也包括了人類性方面的議題。荀伯恩樞機談到,他認識的一對男同志伴侶轉變了他對同志的了解,他甚至對他朋友的同性結合提出了有所保留的讚揚。樞機說:

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喜樂與痛苦,並且彼此幫助。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人為了自己的益處、也為他人的益處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縱使這當然不可能是教會認為正常的一個境況。

他也駁回了他總教區一位神父的要求,這位神父要求禁止一名與同性結合的男子在傳協會服務。也就是說,荀伯恩樞機與他的同志兄弟站在一起。兩年後,講到教會對一般家庭生活的支持時,他說:「支持家庭不表示厭惡其他的生活形式——即便是那些與同性伴侶生活的人,也需要他們的家庭。」他的體貼多半來自他跟同志相處的經驗、認識和友誼。

荀伯恩樞機這麼說:「教會必須陪伴人們。」

當耶穌遇上邊緣人

在同志這件事上,就如在其他一切事情上,耶穌都是我們的榜樣。當耶穌與處於邊緣的人們相遇時,他看到的不是類別,而是單一的個人。澄清一下,我並不是說同志應該被邊緣化或感覺自己處在邊緣。相反地,我說的是在教會裡有許多人確實發覺自己被排擠到邊緣。他們被視為「異類」。

但是對耶穌來說,沒有「異類」。耶穌的目光超越類別——他在人們所在的地方與他們相遇,並陪伴他們。

例如,〈瑪竇福音〉(馬太福音)講了耶穌在加里肋亞(加利利)海邊的漁村葛法翁(迦百農)遇見羅馬百夫長的故事。這位百夫長走近耶穌,請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當耶穌提議去百夫長家裡時,這個人說:「主,我當不起你到我舍下來。」百夫長告訴耶穌,他稍微懂得權威,因為他也有屬於自己權下、聽他號令的人。他說,耶穌只需要說一句話就成。耶穌對這位百夫長的信心表示驚訝,並治好了他的僕人。

換句話說,雖然百夫長不是猶太人,他也因為這個身分而生活在那個社會背景環境的邊緣,但耶穌看到的是某個處於困境的人,聆聽他的故事,並回應他的需要。

在〈路加福音〉另一個故事中,耶穌跟他的門徒行經耶里哥城,遇見一個名叫匝凱(撒該)的人,是這個大城中的稅吏長(19:1-10)。在這個故事中,「身材短小」的匝凱爬上一棵野桑樹,因為「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他無法看見耶穌。

當耶穌看到匝凱爬在樹上, 他看到的是一個積極想要遇見他的人。在此,重要的是注意匝凱是這個地區的稅吏長,因此被視為社會中「罪人的魁首」—又一次,這是個處於邊緣的人。儘管如此,耶穌還是呼喚在樹上的匝凱,主動提出要到這個人的家裡作客。

在第一世紀的加里肋亞及猶太地區的猶太社會,所有這些感覺自己處在邊緣或連邊緣都搆不著的外人,耶穌都願意和他們相處,和他們站在一起,並與他們為友。

在接觸、幫助邊緣人的時候,耶穌所做的一直是從外面進到裡面。他把那些在外面的人帶進來。同時,他將門徒們和那些在裡面的人帶領到外面去。他推動他們往外,走向邊緣。

耶穌所傳達的一直是包容接納的訊息,他透過向人們宣講、醫治來通傳和給予人們聖經學家所稱的「同席夥伴的情誼」——也就是與他們一起吃飯,這在第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是個歡迎接納的標記。他一再這麼做,不只跟羅馬百夫長和匝凱,還有其他稅吏、妓女、一位撒瑪黎雅婦人,以及許多病人,這些人也都被視為遭到摒棄的人。

我的重點不是同志應被當成罪人來對待(就像上述這些人有許多在過往都被如此看待),因為我們都是罪人。相反地,我的重點是,耶穌持續地伸手接觸所有感覺自己被排斥到邊緣(無論以什麼方式)的人們。

事實上,耶穌往往因為這樣的做法而遭到批評。但耶穌的作為是包容接納的,他在創造一種「我們」的感受。

對耶穌來說,沒有「我們」和「他們」之分,只有「我們」。

有一種常見的反對說法是:「不,耶穌總是先告訴他們,不要犯罪!」這種說法是這麼推論的:我們不能去跟同志相遇,因為他們正在犯罪;而當我們真的遇到他們時,我們必須告訴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犯罪!」

然而,這並不是耶穌的行事方式。

例如,在羅馬百夫長的故事中,耶穌遇到這個人,他不僅不是猶太人,還很可能是個相信多神論的人。但耶穌並沒有大喊「異教徒!」或是因為他不是猶太人而罵他。相反地,耶穌表示這個人的信心讓他感到驚異,並宣告這份信心比他在以色列任何地方找到的都來得大,然後治好了這個人的僕人。

的確,〈路加福音〉清楚告訴我們耶穌「佩服」百夫長的信心。換句話說,耶穌敞開心胸,讓自己因為一位邊緣人的某種特質而感到驚訝。

同樣地,在匝凱的故事中,在看到爬在樹上的稅吏──一個只是想看看「耶穌是誰」的男子──之後,耶穌沒有指著他大叫「罪人!」,相反地,匝凱還沒說任何話或做任何事時,耶穌就說他要到匝凱的家裡,這是一個表達接納歡迎的公開標記。唯有在耶穌給予他歡迎之後,匝凱才受感動而悔改轉變,承諾自己會補償所有他曾欺詐過的人。

甚至是還在耶穌的時代,這些事就引發了對立。〈路加福音〉說:當耶穌顯示接納歡迎匝凱時,群眾「開始竊竊私議」,正如今天的群眾也常常這麼做!

但對耶穌來說,第一重要的往往是群體──會面、相遇、容納──其次才是轉變

這裡再一次強調,我所談的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轉變,而非只有同志才需要。我們都蒙召要「皈依轉化」──一種情感與心態上的悔改與轉變。

事實上,針對〈馬爾谷福音〉(馬可福音)中耶穌與稅吏們的互動,兩位傑出的新約學者丹尼爾.海靈頓神父(Daniel J. Harrington, SJ)和若翰.唐納修神父(John R. Donahue, SJ)在聖經評註作品《神聖書頁》(Sacra Pagina)中強調了這類故事的一個重要層面:除了離開原本工作而跟隨耶穌的稅吏瑪竇(馬太)和肋未(利未)以外,「沒有跡象顯示,這些稅吏在與耶穌接觸後拋下了自己的職業」。

在〈路加福音〉中也是一樣:這個人經歷了「皈依轉化」,但並沒有「他不再是個稅吏」的跡象,但是,耶穌還是繼續與這群邊緣人會面吃飯,這引起了強烈爭議(馬爾谷/馬可福音2:13-17)。

也就是說,在那種情況下,耶穌的用意是什麼?

按海靈頓神父和唐納修神父的意見,「這意味著一個簡單的訊息,那就是神愛這些人,並且他們會被耶穌正式任命成為天國的一分子。」

兩位學者以這個觀察總結自己的分析:

此處描繪的耶穌作為彰顯出對邊緣人的偏愛……今日教會面臨的挑戰是,要將精力和資源不只用在那些「富有」和強壯者身上,也要(尤其要)用在那些需要醫治和感覺自己需要被神聖接納的人們身上。

二○一六年,方濟各教宗從喬治亞與亞塞拜然等國回羅馬的飛行途中的一個記者會上,便呼應了這一點。他說:「人們必須被陪伴,正如耶穌陪伴他們那樣。當一個處於這種情境的人來到耶穌面前時,耶穌一定不會說:『走開,因為你是同性戀。』」

體貼是基於相遇、陪伴和友誼。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在橋上,與你相遇:基督徒和同志團體如何建立彼此尊重、同情、體貼的互動關係》,啟示出版
*透過
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
譯者:張令憙

這是一本爭議的書,也是帶來希望的書。
這是一本有關如何「對話」的書。

本書是教會與LGBT群體之間的雙向橋,
帶領雙方朝著愛與和解前行。

《芝加哥論壇報》如此寫道:「詹姆士馬丁在開始打第一個字之前,必定知道,無論他寫什麼,他都走進了一片批評聲的地雷區。這使得他的勇氣以及他的悲憫之心更加有力量。」

許多年來,馬丁神父一路陪伴、輔導同志基督徒,發現教會和同志團體之間,已經存在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這促使他寫下這本書,懇請兩邊共同築一座橋,建立正向的溝通與互動。

這本書不是要探究同性戀的對與錯,也不是要討論同婚恰當與否。而是如果想要在橋上相遇、和解與對話,雙方都需要妥協,這本書提出了妥協的方向和方法。馬丁神父鼓勵教會以教理中的三項德行「尊重、同情、體貼」來對待同志團體,而同志團體也能以這些美德來反省他們與教會的關係。

書中也收錄了適用於同志和他們家人朋友的靈修資源,提供引人反思的聖經章節,並附上可供自省與小組討論的課題,幫助同志們找到自己在教會中的位置,更深地進入與神的關係中。

本書不是道德神學的論文,也不是針對同志性道德的反省,而是根據聖經教導、彌合鴻溝的寶貴資源。這本富含憐憫的書,正是今日充滿對立與分歧的態勢中迫切需要的勇氣之作。

getImage

新聞來源:關鍵評論